當年加價5萬提車,如今降4萬還沒人要,雷克薩斯崩不住了?
昨天晚上,杭州的一個朋友給我發(fā)了這張照片。想了一會兒,我只能用“賣得不好”來形容它。我們分析了很多情況,比如損壞的車、庫存的車、打折的車、整體降價,但最終的方向必須是一個:車賣得不好,要知道雷克薩斯當年可是要加價提車的。
此外,在過去,雷克薩斯沒有任何優(yōu)惠或庫存汽車,更不用說降價的車型了。以合理的價格賣給你已經(jīng)是最好的禮物了。用戶購買量減少,公司設定的目標就無法實現(xiàn)。經(jīng)銷商需要生存,所以他們不可避免地會開始降價模式。畢竟,賣車只是盈利的一個方向,另一個方向是售后盈利。
雷克薩斯經(jīng)銷商通過降低價格賺取更多的銷量,推動售后系統(tǒng)賺取更多利潤。自去年以來,內燃機的車型銷量不佳,并非所有公司都被要求在新能源競賽中生產(chǎn)電動車。電氣化的升級必須跟上。在今年,我們看到了一大批電動化產(chǎn)品,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和純電動汽車,它們的競爭力遠遠超過油車。
內燃機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產(chǎn)品,在過去的100年里,它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一直很突出,使其成為人類長期以來的最佳合作伙伴。從結果可以看出,秦PLUSDM-i的綜合駕駛體驗比10萬級油車強一個時代,因此人們將更加期待混動車型和增程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在上海取消混動車型補貼后,仍有大量用戶選擇混動車型,因為使用后回不去了。即使沒有補貼,這種有形的體驗升級仍然會吸引用戶。
今年一堆新能源車型上市,勢必是壓垮油車。可以預見,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油車將越來越少。因此,對于企業(yè)來說,轉型是不可避免的。雷克薩斯等領先公司當時的降價幅度超出了預期,一些車型的全面降價幅度為4萬元。這與雷克薩斯當年加價5萬的情況完全不同。不僅雷克薩斯,保時捷Macan、日產(chǎn)天籟、奧迪A6L也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價格優(yōu)惠。
例如,奧迪A6L的終端價格如果下降25%以上,可以通過談判降低10萬元,而天籟廣州地區(qū)的終端價格僅為14萬元。這一輪降價的背后是油車的恐慌,他們清楚地意識到,面對未來的混動結構,油車沒有競爭力。自主品牌做得很好,轉型速度更快,但是外資和進口車企的轉型速度顯然不夠快。目前,還沒有主流的混動系統(tǒng)可以取代內燃機系統(tǒng),這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xù)困擾奧迪和雷克薩斯,所以未來在國內,油車降價會更多。對此,大家會如何點評呢?歡迎轉發(fā)討論。
聲明:本網(wǎng)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wǎng)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