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25:英偉達的機器人軍團,近半來自中國
“通用機器人領域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痹贑ES 2025開幕演講中,NVIDIA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黃仁勛如是宣告。
本屆CES,英偉達發(fā)布了一系列面向AI時代的新產品和技術,其中,NVIDIA Cosmos?平臺的推出,無疑影響深遠。該平臺是由生成式世界基礎模型、高級分詞器、加速視頻處理管道等部分組成,旨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Physical AI系統(tǒng)的開發(fā)。
“與大型語言模型一樣,世界基礎模型是推進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開發(fā)的基礎,但并非所有開發(fā)人員都擁有訓練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資源。“黃仁勛說到。
據(jù)悉,Cosmos可以從文本、圖像和視頻等輸入組合以及機器人傳感器或運動數(shù)據(jù)生成基于物理的視頻。黃仁勛強調,Cosmos生成優(yōu)先考慮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用例的獨特需求,例如真實世界環(huán)境、照明和物體持久性。
Cosmos的首批用戶包括1X、Agile Robots、Agility、Figure AI、Foretellix、Fourier、Galbot、Hillbot、IntBot、Neura Robotics、Skild AI、Virtual Incision、Waabi和小鵬汽車等機器人和汽車公司以及共享出行公司Uber。
演講中,英偉達亮相了由14款人型機器人組成的“機器人軍團”,這些機器人分別來自14家企業(yè),其中包含6家中國企業(yè)。
圖源:英偉達
中國玩家聯(lián)袂登場
小鵬汽車XPENG
作為小鵬汽車在AI技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AI機器人被賦予了重要的戰(zhàn)略定位。
小鵬在早期階段主要研究四足機器人,隨后轉向更為復雜的雙足機器人研發(fā)。在2023年10月24日舉辦的小鵬汽車科技日上,小鵬展示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PX5。
圖源:小鵬汽車
2024年11月6日,在小鵬AI科技日上,小鵬AI機器人Iron正式亮相,這也是此次黃仁勛開幕演講中亮相的機器人之一。
據(jù)悉,小鵬Iron采用仿人結構設計,身高178cm、體重70kg,擁有62個主動自由度,雙手也采用1:1人類雙手尺寸,擁有15個雙手自由度。該機器人的“大腦”采用圖靈AI芯片,擁有3000T的算力,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和學習能力,意圖使其能夠像人一樣進行思考、記憶,并自主控制手腳活動。
圖源:小鵬汽車
小鵬AI機器人所采用的多項技術與AI汽車同源,諸如鷹眼視覺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720°無死角的環(huán)境感知能力,加之端到端大模型和強化學習算法,賦予機器人更強大的行走、避障等方面的能力。
目前,Iron機器人已在小鵬廣州工廠進行實踐應用,部分生產崗位已由機器人操作。這標志著小鵬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重要一步。小鵬汽車方面表示,Iron未來將主要聚焦于工廠自動化、門店服務等領域,旨在通過智能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
小鵬在AI領域已建立起了自己的體系,包含AI汽車、飛行汽車、AI芯片、AIOS和AI機器人等諸多方面,這些領域的協(xié)同發(fā)展將進一步推動小鵬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拓展。
宇樹科技Unitree
杭州宇樹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由王興興創(chuàng)立,其專注于消費級、行業(yè)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自主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曾受邀參加2021牛年央視春晚、2022冬奧會開幕式、2023 Super Bowl賽前表演、2023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等。
在產品方面,2017年,宇樹科技四足機器人Laikago問世;2019年,發(fā)布Aliengo四足機器人,定位于行業(yè)功能性四足機器人;2020年,發(fā)布四足機器人A1;2021年,發(fā)布“伴隨仿生機器人”Go1。
2023年,宇樹科技發(fā)布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H1。在2024年3月19日舉辦的英偉達GTC大會上,H1就已亮相,此次在CES 2025的舞臺上再次得到展示。
圖源:宇樹科技
H1被定位為國內第一臺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其零售價位在幾十萬人民幣以內,該款機器人采用了超輕量級設計,整機重量約47kg,最大扭矩達360N.m。宇樹科技自研了大扭矩關節(jié)電機等核心零部件,這些高性能組件使得H1能夠完成復雜的動作和任務。此外,H1移動速度可達3.3m/s,潛在運動性能超過5m/s,能夠在實地環(huán)境中靈活起步、奔跑、跳躍。
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運動控制、機器人感知等綜合領域,宇樹科技擁有豐富積累,具備全自研電機、減速器、控制器、激光雷達等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和高性能感知及運動控制算法。目前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80余項,授權專利150余項。
天眼查顯示,成立至今,宇樹科技已完成9輪融資。2024年春節(jié)前,宇樹科技完成了近10億元人民幣的B2輪融資。2024年9月,有消息稱宇樹科技再完成數(shù)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投后估值或達80億人民幣。
銀河通用機器人Gallbot
銀河通用機器人成立于2023年5月,公司設有北京、深圳和蘇州三地研發(fā)中心,與北大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分別成立了具身智能聯(lián)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現(xiàn)有算法、軟件、硬件研發(fā)團隊80余人。
2024年6月,銀河通用機器人首代具身大模型機器人Galbot 正式亮相,Galbot也作為全場唯一的輪式人形機器人在此次黃仁勛的演講中登場。
圖源:銀河通用機器人
Galbot是一款輪式、雙臂、身體可折疊的人形機器人。Galbot配以 360° 全向移動輪式底盤,使得身高 1.73 米的 Galbot 向上摸高能及 2.4 米,俯身可觸地面一定范圍,從而能夠實現(xiàn)更大的工作空間。
據(jù)悉,銀河通用堅持“通過物理仿真合成大規(guī)模高質量數(shù)據(jù)”的技術路線,已積累了幾千萬級的場景數(shù)據(jù)以及數(shù)十億級的動作數(shù)據(jù)。此外,銀河通用研發(fā)了支持開放語義指令六自由度取放的空間智能大模型系統(tǒng)Open6DOR及對應Benchmark,還有基于機器人單視角視頻流的端到端導航大模型Navid。
盡管銀河通用機器人較為年輕,但也受到市場頗多關注,繼2024年六月宣布了天使輪7億人民幣融資后,在11月,銀河通用再完成 5 億元人民幣戰(zhàn)略輪融資。成立一年半時間,銀河通用已獲得多方投資,累計融資超12億元。
圖源:銀河通用機器人
其背后投資方不乏上汽恒旭、上海人工智能產業(yè)基金、深創(chuàng)投、北京機器人產業(yè)基金、IDG、經緯創(chuàng)投等國內外知名投資基金。
傅利葉智能Fourier
傅利葉業(yè)務涵蓋人形機器人核心業(yè)務與智能康復解決方案。自2015年成立以來,傅利葉聚焦通用人形機器人底層技術研發(fā),從0到1搭建包含A1、機械硬件、軟件平臺在內的全棧式技術鏈路。
2023年,傅利葉推出GRx系列首款機器人GR-1,并實現(xiàn)全球量產交付?;贕R-1在實際落地中搜集的應用數(shù)據(jù)與客戶反饋,傅利葉于次年又再次推出了新一代人形機器人GR-2,即此次黃仁勛演講中亮相的機器人。
據(jù)介紹,基于GR-1的數(shù)據(jù)積累和技術積淀,GR-2在硬件設計、框架開發(fā)、商業(yè)化等關鍵環(huán)節(jié)都實現(xiàn)突破,搭載了全新FSA2.0執(zhí)行器及全自研12自由度靈巧手。
圖源:傅利葉
目前傅利葉GRx系列機器人已在導覽咨詢、學術科研、工業(yè)制造、醫(y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xiàn)實驗性落地應用。
天眼查顯示,傅利葉成立至今已完成10輪融資,近日,傅利葉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E系列融資金額合計達到近8億元。本輪融資由國鑫投資、浦東創(chuàng)投、張江科投、張科垚坤基金、Prosperity7、鈞山資本等機構共同參與。
星動紀元ROBOTERA
星動紀元成立于2023年08月,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孵化,據(jù)介紹,其是唯一一家清華大學占股的人形機器人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陳建宇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助理教授。
此次黃仁勛演講中亮相的產品是星動STAR1,其雙腿共有12個自由度,雙臂共有14個自由度,腰部和頸部分別有3個和2個自由度。此外,它還配備了單手12個主動自由度的全直驅五指靈巧手。
圖源:星動紀元
STAR1具備400Nm的最大關節(jié)扭矩和高達25rad/s的轉速,室外真實場景奔跑速度可達3.6m/s,能夠承載160kg的負載。星動STAR1還配備了星動紀元自研端到端原生機器人大模型ERA-42,ERA-42已將世界模型融入,使其能夠理解物理世界和對未來進行預判,因此具有較強的泛化通用能力和自適應性。
去年10月,星動紀元完成近3億元Pre-A融資,由清流資本、元璟資本、阿里巴巴聯(lián)合領投,策源資本跟投,老股東聯(lián)想創(chuàng)投、世紀金源、金鼎資本、澤羽資本、清控天誠持續(xù)追投,華興資本繼續(xù)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此前星動紀元連續(xù)完成了由聯(lián)想創(chuàng)投領投,金鼎資本、澤羽資本、清控天誠跟投,老股東世紀金源超額追投的超億元天使輪融資,以及由世紀金源領投,圖靈創(chuàng)投跟投的數(shù)千萬元種子輪融資。
智元機器人Agibot
智元機器人于2023年2月在上海臨港新片區(qū)成立,其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彭志輝,人稱“稚暉君”,2022年12月,彭志輝宣布從華為離職,開啟了創(chuàng)業(yè)之旅。
2023年8月18日,智元機器人正式發(fā)布遠征A1智能機器人。2024年8月18日,智元機器人再發(fā)布“遠征”與“靈犀”兩大系列共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新品,包括遠征A2、遠征A2-W、遠征A2-Max、靈犀X1及靈犀X1-W。在交互服務、柔性智造、特種作業(yè)、科研教育及數(shù)據(jù)采集等場景,五款機器人開啟商用量產。
圖源:智元機器人
此次亮相的遠征A2在構型上參考人體工程學設計,身高尺寸比例貼近人類,在智能體驗上,基于語音大模型、超擬人合成技術、全雙工對話能力、端側模型部署,提升機器人實時對話能力。
在自主移動方面,其基于HIMUS3D-SLAM算法、VectorFlux規(guī)控算法,低延遲低漂移性能,支持在復雜多變動態(tài)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L4級別自主移動;其最高峰值扭矩430N·m,電機扭矩密度50Nm/kg,
據(jù)悉,智元機器人攜手均普智能、數(shù)字華夏、科大訊飛、北電數(shù)智、軟通動力等商業(yè)伙伴,面向不同場景打造商用落地的解決方案,同時,與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和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聚焦多模態(tài)大模型和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的技術研發(fā)。
2025年1月6日,智元機器人宣布量產的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正式下線,其中包括731臺雙足人形機器人和269臺輪式通用機器人(遠征A2-D/A2-W)。
天眼查數(shù)據(jù)顯示,智元機器人已完成了七輪融資,相關報道稱其A3輪融資投前估值為35億元,融資金額超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智元機器人投資方不乏比亞迪、北汽產投等汽車產業(yè)相關玩家的身影,也是車企布局具身智能的一大案例。
海外廠商不容小覷
Apptronik
Apptronik成立于2016年,脫胎于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實驗室,由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人本機器人實驗室的團隊創(chuàng)立,成立以來,其已推出包括NASA Valkyrie、Apollo在內的十余種機器人
2023年8月,Apptronik正式發(fā)布首款人形機器人Apollo,Apptronik將Apollo定位為高性能、易用且多功能的機器人系統(tǒng),專為友好交互、大規(guī)??芍圃煨浴⒏哂行лd荷和安全性而設計,其身高約1.76米,體重72.5公斤,最大負載25公斤,全身有32個執(zhí)行器,可續(xù)航為4小時。據(jù)悉,梅賽德斯-奔馳已在其生產設施中試用了Apollo,用于執(zhí)行重復性、低技能的任務,例如向生產線運送零件和檢查組件。
圖源:Apptronik
Apptronik方面表示,Apollo將在短期內在倉庫和制造工廠運營,最終擴展到建筑、石油和天然氣、電子產品生產、零售、送貨上門、老年護理等其他領域。
去年12月,谷歌DeepMind宣布攜手Apptronik,針對動態(tài)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復雜作業(yè)挑戰(zhàn),共同研發(fā)新一代人形機器人。
此次合作將結合谷歌的尖端AI技術與Apptronik的成熟機器人硬件,進一步提升人形機器人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讓其能夠勝任現(xiàn)實世界中的復雜任務。
NEURA Robotics
Neura Robotics于2019年在德國成立,其致力于擴展具有認知能力的協(xié)作機器人的技能組合,是最早涉足人形機機器人并推出雙足人形產品的協(xié)作機器人廠家之一。該公司曾得到國內大族機器人投資并作為歐洲子公司,現(xiàn)已獨立發(fā)展。
目前,該公司擁有來自超過35個國家/地區(qū)的300多名團隊成員正在研究環(huán)境感知、驅動和控制技術、材料科學、機械設計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技術。
2022年9月,Neura Robotics人形機器人4NE-1項目立項,并發(fā)布渲染視頻和參數(shù),不過其首次樣機展示是在去年5月的美國AUTOMATE 2024大會上。
圖源:Neura Robotics
4NE-1定位是通用人形機器人,基于認知神經科學的理念設計,由AI驅動,其高約180厘米,重80公斤,載重可達15公斤,速度3公里/小時,有一個可以用作人類互動屏幕的頭部,能夠執(zhí)行各種人機交互動作。
Boston Dynamice
波士頓動力在業(yè)內稱得上名聲顯赫,其由馬克·雷波特成立于1992年,旗下?lián)碛袡C器狗SpotMini、Atlas人形機器人等。
2004年,BigDog是波士頓動力第一款走出實驗室進入現(xiàn)實世界地形的四足機器人,2013年,第一代Atlas首次亮相,展現(xiàn)了其全身平衡和敏捷性。不過復雜的液壓機器人并不適合產品化,波士頓動力也幾經轉手,如今隸屬于韓國現(xiàn)代汽車公司。
2024年4月11日,機器人Atlas結束其長達11年的服務生涯,被送往所謂的“機器人養(yǎng)老院”,次日便推出了一款全新Fully Electrical Atlas人形機器人。
圖源:Boston Dynamice
根據(jù)波士頓動力公開的相關演示視頻,E-Atlas利用頭部攝像頭,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視覺系統(tǒng),能準確識別了視野中的空間和物體。原本精細程度略有不足的機械手技術也有所改善。
波士頓動力計劃通過應用生成型AI、強化學習等方式提高認知、判斷及控制性能,擴大機器人的任務范圍。另外,還推出了可適用于多種機器人的云計算基礎綜合管理解決防范“Orbit”,并表示,以四足步行機器人Spot為開端,今后還將推出適用于物流的機器人Strech與Atlas等。
2024年10月16日,波士頓動力公司和豐田研究所宣布合作,利用豐田研究院的大型行為模型和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機器人,加快通用仿人機器人的開發(fā)。
Agility Robotics
Agility Robotics成立于2015年,是從俄勒岡州立大學拆分出來的機器人公司,總部位于科瓦利斯,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和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設有辦事處。
2019年,Agility Robotics推出旗下首代雙足移動操縱機器人Digit,2023年3月,Agility Robotics推出新一代Digit,其是一款專為物流工作而設計的以人為本的多用途機器人,可以執(zhí)行各種任務并適應許多不同的工作流程;Digits具有人類的大小和形狀,易于部署到現(xiàn)有的倉庫運營和竣工基礎設施中,而無需昂貴的改造。
圖源:Agility Robotics
去年6月,Agility Robotics與著名物流合同公司GXO簽署了一份多年期合作協(xié)議,將在 GXO 的物流業(yè)務中部署Digit,至此,Agility 成為少有的正式商業(yè)部署人形機器人的公司。
此后11月,Agility Robotics宣布與舍弗勒集團達成戰(zhàn)略投資和協(xié)議,舍弗勒已對公司進行少數(shù)股權投資,除了投資之外,兩家公司還簽署了一項協(xié)議,舍弗勒計劃從Agility Robotics購買大量人形機器人,用于整個舍弗勒全球工廠網絡。
值的注意的是,Agility Robotics于去年10月底,完成1.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約為10億美元。
Figure
Figure成立于2022年,去年3月1日,F(xiàn)igure宣布從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英偉達、OpenAI和微軟等科技巨頭處籌集了約6.75億美元資金,公司估值因此躍升至26億美元。在這些巨頭的加持下,F(xiàn)igure頗受業(yè)內關注,其產品技術也進展迅速。
2024年3月13日,F(xiàn)igure發(fā)布了首個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demo。8月6日,F(xiàn)igure AI宣布推出第二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2。
據(jù)官方介紹,F(xiàn)igure 02由電機驅動,身高5英尺6英寸,體重70公斤,專為在人類環(huán)境中工作而設計。電池容量較前代產品增加了50%,一次充電可運行5小時,移動速度達1.2米/秒。Figure 02手部操作對話視覺能力都有所提升,板載計算和AI推理能力也較前代產品提高了3倍。
圖源:Figure
Figure 02搭載了第四代機械手,擁有16個自由度,可抓取25公斤物體。另外,F(xiàn)igure 02主要通過多攝像頭和AI驅動的視覺系統(tǒng)來進行感知與推理,其頭部及軀體前后合計有6個板載RGB攝像頭。軟件應用方面,F(xiàn)igure 02搭載了機載的視覺語言模型,其板載計算和AI推理能力較初代產品提高了3倍。
去年1月,F(xiàn)igure宣布與寶馬簽署一項合作協(xié)議,計劃在南卡羅來納州斯巴達堡的寶馬工廠開始部署其Figure 01機器人。如今,F(xiàn)igure 02也被引入到寶馬等企業(yè)的汽車生產線進行測試和應用。
1X
?1X成立于2014年?,最初名為Halodi Robotics,總部位于挪威的奧斯陸?。
2020年,1X宣布與 ADT Commercial 的 Everon 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包括簽訂一項國際合同,部署150-250個人形機器人在美國商業(yè)建筑中進行夜間守衛(wèi)。
1X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OpenAl,2022年,1X與OpenAl合作,將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相結合,為具身學習奠定基礎。2023年3月,1X獲得了由OpenAI創(chuàng)業(yè)基金領投的2350萬美元融資,成為了OpenAI投資的第一家硬件公司。
目前,1X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雙足機器人NEO和商用輪式人形機器人EVE。
其中,NEO是為家庭使用而設計的雙足人形機器人,而EVE則廣泛應用于安保、倉儲等領域,能夠執(zhí)行多種復雜任務,如轉彎、開門、做飯、智能對話等?。
圖源:?1X
去年8月30日,1X推出了NEO Beta,這是其專為家庭使用而設計的雙足人形原型。NEO Beta 的推出是1X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該公司從概念開發(fā)過渡到將人形機器人帶入消費者家庭。
Mentee
Mentee Robotics成立于2021年底,是Mobileye創(chuàng)始人Amnon Shashua的另一個創(chuàng)業(yè)項目。2024年4月17日,Mentee Robotics展示了旗下首款人形機器人的原型Menteebot,其身高175cm、體重70kg、速度1.5米/秒、搬運重量25kg,擁有40個自由度,能通過語音互動。
圖源:網絡
據(jù)介紹,Menteebot是一款“可以指導的個性化人工智能機器人”,其集成了尖端的Sim2Real學習,可實現(xiàn)逼真的步態(tài)和手部運動,如奔跑、側身行走甚至轉彎,具有與人類類似的平衡和控制力,在舉起重物時還會調整步態(tài)。
此外,Menteebot內置人工智能算法、大型語言模型和軟件,基于NeRF的實時三維映射和定位、復雜環(huán)境中的動態(tài)導航等技術,可以啟動“高級訓練技術”。
Menteebot的量產版預計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部署;Mentee Robotics并未指明其機器人將優(yōu)先投入工業(yè)市場還是家庭場景。但Menteebot預計將分為家用版和商業(yè)版兩個版本。
Sanctuary AI
?Sanctuary AI?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加拿大公司,總部位于溫哥華,致力于開發(fā)類人智能通用機器人。
Sanctuary AI的旗艦產品是Phoenix仿人機器人,2024年12月16日,Sanctuary AI推出了第八代 Phoenix 通用AI人形機器人。新一代 Phoenix 機器人經過優(yōu)化,可捕獲高質量數(shù)據(jù),改進了視野和遙測系統(tǒng),并增強了人機交互。
圖源: Sanctuary AI
Phoenix Generation 8在設計時也考慮了制造,進一步改善了物料清單成本并簡化了設計,使其調試和構建速度更快。
Sanctuary方面表示,借助新一代 Phoenix,公司將能夠為其AI控制系統(tǒng)提供一些高質量、高保真度的訓練數(shù)據(jù)。這是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關鍵一步。
結語
在回顧了這14家海內外人型機器人企業(yè)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一領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fā)展,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與未來想象的新高地。從國際巨頭的深耕細作到新興勢力的異軍突起,每一份努力都在為人類的智能生活圖景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尤為值得矚目的是,在這場全球性的科技競賽中,中國玩家已經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競爭力與無限潛力。具身智能領域風起云涌,海內外企業(yè)各顯神通,這場競爭才剛剛開始。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