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新汽車”到底長啥樣?長安汽車科技生態(tài)大會給出答案
未來“新汽車”到底長啥樣?每個車企都有自己的思考,而對于長安汽車來說,關鍵核心在于兩個字“數智”。
日前,長安汽車以“科技新生 隨你而變”為主題,召開“2023長安汽車科技生態(tài)大會”,以新汽車為載體,首發(fā)長安汽車智能化領域全新量產技術成果,并現場進行場景化的演繹,開啟“數智新汽車”時代。
“新汽車”需具備哪些素質?
事實上,對于未來“新汽車”的構想到落地,長安汽車一直在不懈努力。自首屆生態(tài)大會以來,長安汽車三年來不斷加速智能化技術突破,圍繞“”軟件定義汽車“”理念,實現新技術與新汽車從構想到現實的量產。
在長安汽車看來,未來的“新汽車”有四大特點:硬件可插拔、場景可編排、生態(tài)可隨需、系統(tǒng)自進化。作為支撐,長安汽車推出了強大的SDA架構,其本意就是“Super DNA”,是一個可自由定義、自我進化的智能汽車超級數字化平臺,為新汽車賦予了“智腦”、“智體”、“智服”。
其中,“智腦”方面,它搭載國內首個自主設計艙駕一體的“UNIBrain超腦中央計算平臺”,支撐高質、高效、快速迭代。提供三種不同的算力配置,最高算力可超過1000Tops。首發(fā)量產多模融合BEV感知算法,每秒最低可完成1500次感知模型推理,在全球權威機構評測中排名第一。通過多車博弈交互的聯合規(guī)劃算法,優(yōu)化運算時延40%,復雜城區(qū)的場景通過性達到95%以上。
“智體”方面,它以“中央+環(huán)網”架構為基礎,打造了好比“數據高鐵”的最高千兆環(huán)形以太網,并率先將時間敏感技術應用于汽車,系統(tǒng)時間同步精度≤1微秒,故障保護切換時間小于50毫秒。在控制層面,打造網絡管理與域控集成一體化的區(qū)域控制器,目前已率先完成超過16個控制器的跨域集成;同時基于軟硬解耦,提供服務化接口超過1000項。
最后,在“體”、“腦”合一的境界下,創(chuàng)造了“智服”??蓪崟r感知車輛與駕駛員的狀態(tài),實現超200個主動交互場景,52個主動服務場景,28個智能推薦場景,并基于場景決策與服務推薦兩大深度學習網絡模型,為用戶帶來場景自定義的用車體驗。
長安“新汽車”產品落地
一切的構想還只是構想,最終還得落地。在發(fā)布會上,長安還亮相了一款新車——長安CD701概念車。新車基于SDA智能電動超級數字化平臺打造,定位大型純電跨界車,車內采用5座布局,可實現SUV與皮卡間的雙形態(tài)切換。據悉,新車將于2024年在重慶市渝北區(qū)的新工廠中投產并上市。
從整體設計來看,新車造型十分簡約,兩側燈組為C字造型,中央的發(fā)光LOGO看起來很有科技感。車身側面采用大溜背式的設計,滿滿的跨界風格。而尾部則采用環(huán)形貫穿式設計,和車頭的造型相呼應。
內飾方面,新車并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儀表盤,取而代之的是HUD抬頭顯示;中控配有可旋轉的大屏,副駕頭頂配備可折疊娛樂屏。整體來看,其理念倒是和當下的深藍S7有著一定的共通之處。
當然,它的亮點不止于此。從現場展示來看,新車配備了行業(yè)領先的DLP迎賓燈效,以及全場景可編排語音,采用SoundScape聲景技術及LIGHTING STUDIO燈效工作室,可實現全車28個燈光獨立控制及100+項燈光服務與音樂生態(tài)資源服務,進一步加強了人車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接入長安汽車自主研發(fā)的Quark智算中心,搭載“車載衛(wèi)星通訊”技術,幫助車輛實現1000多種不同場景下的自定義形態(tài),例如自動尋找充電樁自動充電、語言召喚以及語音實時控制等功能,讓車輛成為一個全場景陪伴的“老司機”。
有意思的是,新車還可以進行自由變化形態(tài)。具備“通勤模式”、“露營模式”、“探索模式”,可在SUV、露營車之間自由切換。比如在露營模式下,新車會通過穹頂玻璃、座椅、隔斷、分段式尾門、懸掛的可自由變換形態(tài),一氣呵成將 SUV形態(tài)切換至皮卡形態(tài),有那么一絲“變形金剛”的既視感。
寫在最后
正如本屆生態(tài)大會“科技新生 隨你而變”的主題所言,未來的新汽車一定是圍繞“數智”化方向發(fā)展的,而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應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面向未來“數智”新賽道,長安汽車顯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以新品牌、新汽車、新產品、新市場四方面向新躍遷。可以預知的是,不一樣的長安汽車正在向我們走來。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