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落地滿月“以舊換新”政策效應逐步釋放
憑借著車型小巧輕便、操作簡單靈活、價格相對低廉等優(yōu)勢,一直以來,電動自行車被譽為“5公里以內最好的交通工具之一”,成為民眾出行的首選“坐騎”。
今年11月起,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多部門聯合發(fā)布的多項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落地實施。據了解,新國標最大的變化就是對防止改裝、防火阻燃、限制車速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多方面推動電動自行車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提升。
“新國標”落地后,“舊車如何處理”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披露的數據,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超3.5億輛。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包括電動自行車在內的助動車制造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738家,年產量4228萬輛,同比增長3.8%,近5年產量年均增速為11.8%。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出臺舊車處理相關政策時,應廣泛且充分地征集消費者等各方意見,實現既有數億輛電驅動電動自行車的平穩(wěn)過渡與著陸。
前不久,在“新國標”實施前后,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出臺了《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全國各地紛紛制定細則并出臺文件,明確補貼標準和范圍。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目前,多地電動自行車銷售迎來小高峰,市場逐步升溫,“以舊換新”政策效應逐步釋放。
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全國所有省份均出臺了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實施細則,電動自行車收舊50.57萬輛、換新50.57萬輛,累計帶動電動自行車新車銷售12.91億元。
那么,如此龐大數量的電動自行車都是在哪發(fā)貨的?又都銷售到哪些省份呢?12月2日,在“新國標”落地滿月之際,貨運平臺發(fā)布了多組電動自行車的貨運榜單。據運滿滿發(fā)布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電動自行車發(fā)貨量前五名的省份分別為江蘇、天津、山東、浙江、廣東,電動自行車發(fā)貨量前五名的城市分別為天津、無錫、徐州、臨沂、常州。
2024年1月1日至11月30日,電動自行車收貨量最大的省份前五名分別為江蘇、山東、廣東、河南、河北。專家分析稱,這五個省份的共同點是大多屬于平原地區(qū)且人口密集。由于地形的原因,電動自行車在路況良好的平原地區(qū)顯然更受歡迎。
盡管由于海拔和地形等原因,電動自行車的續(xù)航在高原和山區(qū)會有一定的限制,但隨著電池的升級以及整體技術的提升,西南一帶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也在逐步提高。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期間,電動自行車收貨量較上月同期漲幅最大的省份前三名分別為西藏、云南、貴州。
業(yè)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新國標”落地后,不具備有效認證證書的電動自行車將不予辦理登記上牌。因此,消費者在購車時需仔細查看車輛文件及相關認證,確保車輛質量及行駛安全。
廣東省電動車商會執(zhí)行會長藍世有表示,鼓勵引導市場上核心零部件老化或存在安全隱患的電動自行車置換成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車型,將更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聲明:本網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