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線倍速功能,顧均輝:增加功能不如爭做不同
自從刷視頻成為年輕人不可或缺的娛樂方式之一,各種視頻平臺便內(nèi)卷到一發(fā)不可收拾。你搞直播帶貨,我也鼓勵用戶開櫥窗,并且找流量明星來帶貨;你搞知識板塊,我也弄個知識專區(qū);你開發(fā)了“傻瓜式”視頻剪輯軟件,我也立馬上線一個類似的,順帶推出功能使用的福利??傊痪聿怀苫?,不瘋不成魔。
這不,近日抖音正式上線“倍速”功能,競爭對手快手也一同上線了該功能。在抖音的播放界面,只要長按視頻兩秒鐘,就會在手機屏幕下方彈出選項,其中包括“不感興趣”、“保存至相冊”、“倍速播放”、“一起看”等按鈕,倍速播放目前提供0.5倍、正常、1.5倍、2倍等選項,目前,該功能只在單個視頻中開放,下一個視頻如果還需要倍速播放,則需要重新設置。
這個小功能聽著沒啥稀奇,但抖音此次更新絕不是隨心所欲。此前,微博、小紅書等內(nèi)置的短視頻內(nèi)容已支持倍速播放,至此,知名的幾個長視頻、中視頻(B站、西瓜視頻)以及短視頻平臺全部上線“倍速播放”功能,似乎大家在比誰更快。
對此吃瓜群眾褒貶不一,有些很支持,表示終于等到了,之前刷抖音想兩倍速都不行;有些很疑惑,短視頻夠短的了,還要倍速看,這也太速食了,快節(jié)奏的生活已經(jīng)離譜到如此地步了嗎?還有的吐槽說,以后大家上網(wǎng)還能保持多久的專注力,一秒還是兩秒?
不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也跟抖音后來的產(chǎn)品更新有關。起初的抖音只能發(fā)15秒,入駐的大多是技術流,或者純粹的短視頻剪輯愛好者,回想2017-18年的抖音,真是一股清流,不過流量吸引進來后,確實要變變花樣了,否則視覺疲勞會讓用戶迅速流逝。后來抖音的視頻長度限制逐漸放開,從30秒到1分鐘、5分鐘,再到如今的15分鐘,“短視頻”老大已不止能發(fā)短視頻了,甚至有人開始在抖音追劇。隨之而來的是功能的豐富多樣:直播、購物、熱搜榜等等。
《定位》系列書籍譯者顧均輝就表示,當一個品牌的屬性和功能越來越接近對手時,看似滿足了用戶更多需求,但同質(zhì)化也越來越嚴重。要知道,用戶忠誠度是很難培養(yǎng)的,而且消費者都是挑剔的。就像這次,視頻長了,劇情重復、拖沓的也多了,用戶就要求倍速了。既然在使用其他同類軟件時可以倍速,為什么你抖音不行?你要是一直不行,我就卸載了。瞧瞧,多任性,其實不是消費者任性,而是市面不乏替代品。
這恰恰反應了新消費時代下,品牌要想長青,除了得有資源,還得有可持續(xù)的差異化,顧均輝如是說。比如抖音,早已是心智中的短視頻領導者,可它的數(shù)次更新,無不在透露品牌的焦慮感。老大的交椅沒那么容易坐穩(wěn),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娛樂平臺,競爭環(huán)境并不樂觀,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你要有一個標簽,一個讓消費者提及該品類后一下子就聯(lián)想到你的標簽,而非簡單地跟對手趨于相似。
學正宗定位,找顧均輝,上世紀的工廠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經(jīng)營主體已從產(chǎn)品變成了品牌,搶占心智資源是現(xiàn)代商業(yè)競爭的本質(zhì)。抖音以及其他視頻平臺,還是需要通過品牌定位,找準差異化,給消費者一個“選你而不選競爭對手”的理由,還是那句話,增加用戶黏性,不是光靠模仿對手和豐富產(chǎn)品的,越快或者越多,都不一定越好。
聲明:本網(wǎng)轉發(fā)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nèi)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wǎng)觀點,僅供讀者參考。